皰疹、溼疹都是因為體內太「濕」了!吳明珠中醫破解痰濕兩大關鍵症狀

| 日期:2018-05-14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體質改善

每日健康/採訪報導 廖思涵

 

季節交替之際,且梅雨季即將到來,體內的溼氣所影響的症狀也會特別明顯。

這次每日健康專訪吳明珠中醫師特別指出,除了環境的溼,若再加上喜歡吃重口味食物者,體內的溼氣就更難排除,進而在經絡上表現出各種症狀。

少吃瓜類以免加重溼氣

吳明珠醫師指出,中醫有云「秋瓜壞肚」容易加重體內寒溼。另一方面也不適合吃太多的澱粉就會加重溼熱,溼氣就容易停留在四肢,表現出汗皰疹、溼疹等皮膚症狀。

排除溼氣的關鍵在脾經

吳明珠解釋,「溼氣」不是一般人理解的「水」,怕體內溼氣重而少喝水反而更難代謝溼氣。

在中醫理論中,排除溼氣的樞紐其實是「脾經」,脾經位於中焦,有統血之用,主導消化吸收,將「清氣」送上心肺腦,將「濁氣」排往大小腸,因此當溼氣未除之時,舌苔和排洩物就會留有溼氣的痕跡,包括舌苔肥厚、泛白、荷葉邊、瘀點。

溼氣侵入腸胃消化道的症狀

溼氣也會因代謝不良而侵入胃部,引發胃酸逆流、胃酸過多、胸悶、咳嗽等症狀表現。

最後,溼氣隨濁氣下降,會在排洩物裡表現出來,常見的症狀就是排便不順,甚至排洩物黏在馬桶上。

小便跟溼氣也有關係

吳明珠醫師也提醒許多人忽略了小便和溼氣的關係,如白天排尿次數多、量大、顏色淺,就屬於「寒溼」的症狀,特別是更年期頻尿是身體溼寒的主要現象。

若有頻尿量多、大便軟黏,甚至排尿有澀痛感,都與寒溼、溼熱、化瘀問題相關,應就診由專業中醫師對症診治。

↓↓更多有關濕氣的詳細中醫資訊請點影片↓↓

吳明珠中醫師 / Via 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

《延伸閱讀》

舌苔顏色是「消化功能」警示燈!一條舌頭把「五臟病情」全讀通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
溼氣重除了舌苔厚還有哪些症狀?吳明珠:小便顏色、大便軟硬都有關
皰疹、溼疹都是因為體內太「濕」了!吳明珠中醫破解痰濕兩大關鍵症狀
「溼氣」重難怪全身都是毒!老中醫袪溼2招,關節不再痛、膝蓋能彎了|每日健康 Health
拍60秒解全身毒!「溼毒」邪氣都躲在身上三個「排污口」,這樣「拍打經絡」比吃一堆補藥更有用
驅濕只要「一碗湯」!利水養陽、益氣補血,「一瓜一豆」掃除全身濕|每日健康Health
毛囊有救了!廚房就有的天然生髮水,白髮、掉髮問題只要一匙全搞定|每日健康 Health
一起床鼻水、噴嚏流不完?專剋「過敏性鼻炎」的「抗敏三式」,吃出鼻道「大暢通」|每日健康 Health
「臭屁五訊號」不是「排毒好」是「濕氣重」!食物除濕機「三吃三不吃」必須知道!|每日健康Health
8症狀預告你感冒了!醫生叮嚀:禁吃7大補藥,平時吃是養生、感冒時卻是輕生|每日健康 Health
不是丟進去就好,衣服真的有洗乾淨嗎?!在意溼氣所造成的異味和蟎蟲……為你解決消除洗衣的煩惱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