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皮過長沒處理,竟是「陰莖癌」禍根?醫師提醒注意兩大癌徵

| 日期:2018-06-15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癌症疾病

每日健康/高醫醫訊 泌尿科 劉家駒助理教授/主治醫師

 

小弟弟不見天日,小心陰莖癌上身!

王先生75歲, 因小便疼痛不舒服而就醫,過去有糖尿病的病史但未按時服用藥物控制。就診時發現包皮紅腫疼痛且無法退開,初步診斷為包皮龜頭炎且合併有包莖問題。在給予抗生素治療後,症狀逐漸改善。

據王先生描述,從年輕時就有包皮過長的問題,過去還可以退開清洗,所以沒有處理。但近年來,因糖尿病控制不佳的關係,包皮常常反覆發炎,導致包皮越來越緊而無法退開。

經與王先生討論,在糖尿病控制穩定後,安排包皮環切手術治療以避免復發。可是在手術中意外發現陰莖冠狀溝部分有一硬塊,因過去包皮完全包覆而無法察覺。


血糖不穩竟引陰莖癌上身

術中安排切片檢查,證實罹患了陰莖癌。所幸病兆於發現時仍為初期,經硬塊切除並配合局部陰莖動脈化療,目前於門診追蹤3年,狀況穩定未復發。王先生也因為這件事情發生後,從此更注意自己的健康及血糖控制,因為差點就命根子不保了!


陰莖癌發生風險會隨年紀的增加而增長

陰莖癌的發生率,根據西方國家的報告約為十萬分之一,相較於其他泌尿系統癌症而言,是個較罕見的疾病。發生的風險會隨年紀的增加而增加,高峰期約在60歲左右。

儘管跟年齡有關,陰莖癌還是有可能發生在年輕人。目前已發現的危險因子包括有包莖(包皮無法完全褪開露出龜頭)、慢性包皮發炎、人類乳突病毒感染、抽菸、較早有性經驗且多重性伴侶、低社經地位等。


陰莖癌的症狀表現

一般而言,陰莖癌常以硬塊或潰瘍等形式表現,好發於包皮內側及龜頭部分,臨床上容易察覺, 80%以上的陰莖癌患者因早期發現,預後較佳,能成功治癒。

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包莖問題而無法及早發現,因而延誤診斷及治療。當陰莖癌太晚發現或已合併轉移時,則預後不好且會危及生命。

那到底包皮環切手術對陰莖癌是否有保護的作用呢?

這部分的結果在過去的文獻上仍然意見分歧。不過根據Larke等學者於2011年最新的綜合分析指出,男性如果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接受包皮環切手術,可以顯著降低未來罹患侵襲性陰莖癌的風險。

但部分研究亦發現,如果患者無包莖的問題,僅是包皮過長而去做包皮環切手術,則保護的作用就不明顯。推論由於包莖患者平時無法褪開包皮清洗,所以無法早期發現罹患陰莖癌。經過包皮環切手術治療,讓龜頭露出,有利後續的清潔及檢查,可避免陰莖癌的延遲診斷。

在此奉勸各位男性,如疑有包莖的問題,應與泌尿科醫師討論是否需做處理,以避免陰莖癌上身而不自知,進而危及到命根子及生命!

 

 


封面圖片來源:高醫醫訊

延伸閱讀

包皮過長沒處理,可是陰莖癌的禍根?醫師提醒注意4大癌徵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