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人「失眠」盛行率高達30% 每天按摩4穴位有效安神助眠

| 日期:2018-06-21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穴位按摩

每日健康/高醫醫訊 中醫部 許春宏主治醫師

 

中醫療法 助我好眠

許先生因失眠,常需服用安眠藥來幫助睡眠,時間一久,卻發現再也離不開它,產生了依賴性,只要不吃藥變就無法入睡,而且記憶力開始變差,睡前跟別人說的話隔天便就忘了,常常失信於人而困擾不已,甚至藥量也越吃越重,但隔天的精神卻越來越差,甚至讓人覺得其精神狀況是否有問題。

因此,許先生下定決心要跟安眠藥分手,重新擁抱自己的人生,在專業的醫師協助下逐漸減少藥量,但卻始終停在1/4顆,只要不吃便無法入睡,幾經反轉,終於來到中醫門診尋求協助,在針灸與藥物併用再配合適當的運動下,終於有機會擺脫了藥物,重新作自己人生的主人。


失眠的定義

失眠是指經常性地不能夠獲得正常的睡眠,表現為不易入睡,或睡中反復甦醒,或早醒不能夠再睡,甚至徹夜不能入睡的一種病症。

患者一般從上床就寢起到開始入睡的時間超過30分鐘,一夜之間總的睡眠時間與總的就寢時間之比低於85%。睡眠後精神和體力得不到恢復,以致白天自己感到明顯疲乏,或被別人觀察到精神不振、昏沉欲睡等。

國外的調查表明,失眠發生頻率一年期間在15%~30%之間。失眠的病人女性明顯多於男性,老年人顯著高於青年人。現代睡眠學認為,人體的腦部存在著兩個系統,一個促進睡眠,另一個促進醒覺。

睡眠-醒覺系統失調,或睡眠系統力量不足,不能發生睡眠;或醒覺系統活動過強,導致過分警覺,都會導致失眠,這與中醫調理陰陽平衡的概念不謀而合。

失眠不是現在人的權利,古人也會失眠,尤其國事與家事勞心勞力的皇帝更容易失眠。

在2千多年前的古醫書《黃帝內經》中便有失眠相關文字的記載,《靈樞,大惑論》「衛氣不得入於陰,常留於陽。留於陽則陽氣滿,陽氣滿則陽蹻盛;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,故目不瞑矣。」, 《靈樞,營衛生會篇》「老者之氣血衰,其肌肉枯,氣道澀,五藏之氣相搏,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,故晝不精,夜不瞑。」,《素問‧逆調論》陽明者,胃脈也。胃者,六腑之海,其氣亦下行;陽明逆不得從其道,故不得臥也,下經曰:胃不和,則臥不安,此之謂也。

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失眠的病因病機,可概括為正虛、邪擾兩種,正氣虛涉及心、肝、脾、腎、胃、膽等臟腑,邪氣擾則以痰、熱、食為多。

虛證失眠應滋陰養血,益氣溫陽,以安神攝魂;實證失眠當清熱瀉火,化痰消積,祛邪以安神寧心。失眠病證,治療時均應選擇寧心安神的藥物以配合。除了藥物治療以外,中醫也很講究睡眠衛生,精神調攝,並重視心理治療的重要作用。

若配合適當的運動,以調節生活,增強體質,改善睡眠,則效果更佳。

下面介紹一些中醫常用幫助安神助眠的穴道,提供民眾在家按摩穴位以助眠,若欲使用藥物,請諮詢有證照的中醫師,以免傷身!

封面圖片來源:

高醫醫訊Marcos Mesa Sam Wordley / shutterstock

高醫醫訊 / Via  中醫療法 助我好眠

延伸閱讀

早晚運動成效差很大 要減重還是失眠自己選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