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過45歲的人一定要看:預防「中風」最有效率的10個方法!

| 日期:2018-10-29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心臟血管

(建議您一旦年過四十歲,如果曾經中風過,一定要作腦血管超音波,並且每半年追蹤一次。如果未曾中風,但有一些危險因子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等最好也每年追蹤檢查一次。如此才可以遠離「腦中風」這個可怕的殺手。)

BlueRingMedia / Via  shutterstock

每日健康/高醫醫訊 神經科 趙雅琴主治醫師

 

如何及早預知腦中風--腦血管超音波簡介

許多來神經科就診的病人,都私下向醫師表示「我其實不怕死,但是就怕中風」。可見在許多人的心目中,一旦中風了,就是「生不如死」為什麼呢?

因為中風常常造成肢體的癱瘓,語言表達的困難,這時候若是病人的頭腦仍是清楚的,可想而知,其身心所受的折磨有多大。同時在現代忙碌的工商業社會中,一定也會造成家屬某種程度的負擔。

另一方面,截至目前為止,對於缺血性腦中風的急性期(三至六小時內)治療藥物及方法,近年來雖然已有相當程度的進步,但仍然有許多令人無法滿意的地方。例如若是病患無法在黃金時間內送達醫院,某些治療藥物即無法使用。

而且就算使用了,也不能保證病患阻塞的血管能夠被百分之百的打通,不留下任何的後遺症。所以身為一個神經內科的醫師,若是有人問我「什麼是對付中風最好的方法?」我願意大聲的說那就是「預防中風」

那麼要如何預防中風呢?

首先要知道什麼因素容易導致中風?(即中風的危險因子)第一個可以說是年齡

據統計超過四十五歲以後,中風的比例相對增加許多。

其他因子包括許多慢性病如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有中風家族史、血脂肪過高、抽菸、藥物濫用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。其實以上所列舉的種種,除了年齡及遺傳以外,其他的危險因素都可以從日常生活方式的改變著手。

例如有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的患者,可能須要長期及規則的服藥。另外戒菸、減重、運動,對於預防中風而言,都是免吃藥,不花錢,然而卻相當重要的方法。

在這兒我想對腦血管超音波作一個簡單的介紹。腦血管超音波所作的血管大致分為二大部分。第一部分是頸部的大動脈,通常左側及右側加起來,我們總共會作十條血管的偵測。

有時病患會問:「中風是在腦子裡,為什麼要作脖子呢?」事實上腦子裡所有的血管,都是由頸動脈分叉而來的。根據1995年台灣地區各醫院之統計,有百分之十到三十的缺血性腦中風病患,他們的內頸動脈都有中等程度至高度的狹窄。換言之,即是水管的最源頭就塞住了。

目前對於頸部大動脈狹窄的處理方式有三種。

第一種就是內科藥物治療,我們給予一些預防血小板凝固的藥物,來達到預防中風的目的。

第二種就是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,就是由腦外科或血管外科的醫師將阻塞動脈的斑塊切除。

第三種是近年來才發展的支架放置法。原理類似心臟冠狀動脈狹窄,經由導管,放置支架將阻塞的部位撐開。以上三種方法皆須經由頸部血管超音波做最初的診斷。

至於顱內血管超音波所看的是較細的腦血管。經由流速的改變,也可以判定阻塞的程度。總而言之,腦血管超音波的檢查,對病人絕無傷害性,只需安靜的躺在床上三十至四十分鐘,不要說話,咳嗽或任意移動身體,即可完成。

建議您一旦年過四十歲,如果曾經中風過,一定要作腦血管超音波,並且每半年追蹤一次。如果未曾中風,但有一些危險因子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等最好也每年追蹤檢查一次。如此才可以遠離「腦中風」這個可怕的殺手。

 

封面圖片來源

BlueRingMedia / shutterstock

延伸閱讀 

睡前多喝水能防腦中風?挑對時間喝才是救命關鍵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