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患適合什麼運動?什麼時候做對穩定血糖有幫助?護理師一次說分明

| 日期:2018-10-23 | 責任編輯: 廖思涵 | 分類: 有氧練習

(運動部位與胰島素注射部位應避開,且避免在胰島素降血糖效果最高峰的時段運動;短效為注射後二至四小時,中效為注射後六至十小時。)

lzf / Via  shutterstock

每日健康/高醫醫訊 護理部 蔡雅齡 衛教護理師

 

糖尿病與運動

據統計台灣地區約有八十至一百萬個糖尿病病人,而四十歲以上人口中每一百人約有九位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;加上近年來經濟繁榮,國人吃的豐盛、缺乏運動、體重增加,使得糖尿病患有日漸增加的趨勢。而糖尿病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五位,所以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是不容忽視的。

多數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及罹病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,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,規則運動與強健體能可使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減少,同時也可減少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生。隨著壽命延長,老年人的糖尿病發生率增加,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人數也增加,因此運動的角色顯得更加重要。

究竟運動對糖尿病有什麼好處呢:

(一)改善心肺功能,增進體能;

(二)促進體重減輕,維持理想體重;

(三)有助於血糖的控制;

(四)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;

(五)加強病患的自信心及減少心理壓力。

糖尿病人運動固然重要,但運動前的計劃及注意事項是不容忽略的,以免運動時發生問題,然而須注意些什麼呢?

(一)運動前須評估:眼底變化、心電圖、血糖、是否有現存之血管及神經併發症、潛在性心臟病。

(二)運動的種類:選擇能增加肌肉使用氧氣,以迎合其能量需求的有氧運動為佳;建議散步、快走、慢跑、有氧舞蹈、游泳、騎腳踏車等;避免舉重、伏地挺身、仰臥起坐。

(三)運動的最佳時間:最好是飯後一至二小時之間,並避開藥效尖峰時間及空腹時段。

(四)有效的運動:

(1)最好能每天或每隔一天運動一次,每週至少三次,以期達到降血糖的效果。

(2)每次運動應包括暖身(五至十分鐘)、運動(二十至六十分鐘)、緩和(五至十分鐘)三步驟。

(3)運動強度應達到最大心跳速率的60~85 %為原則。即每次做到達(220--年齡)× 60~85 %的脈搏速率,但是以心臟能負荷的程度為前提,請勿勉強。建議從低強度(最大心跳之 50~60 %)做起逐漸增加強度至維持訓練強度『(最大心跳--靜止時心跳)× 0.6+靜止時心跳』。

(五)運動時應注意:

(1)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,且運動時隨身攜帶糖片及識別卡。

(2)運動時需穿著布鞋及襪子,絕對避免赤腳運動。

(3)熟悉自己的身體狀況,老年人或有慢性併發症的患者最好能有人陪伴。

(4)血糖高於250mg/dl,及低於80 mg/dl時應暫停運動,運動前後測血糖。

(5)剛發生低血糖後、感冒發燒、血壓不穩定時應暫時停止運動。

(6)天氣過冷、過熱、霧天、雨天時,不宜做室外運動。

(7)額外的運動應增加飲食量。

(8)運動部位與胰島素注射部位應避開,且避免在胰島素降血糖效果最高峰的時段運動;短效為注射後二至四小時,中效為注射後六至十小時。

(9)有眼睛病變、腎臟病變、神經病變,或曾有中風、高血壓、心臟病者,不適合做激烈運動,且應先與醫護人員討論評估體能後再考慮如何執行運動計畫。

(10)老年人運動須注意:運動速度以慢至中速為宜,動作以簡單為原則。

(11)肥胖者要達到減重的效果,須每天運動至少四十五分鐘以上,且以中強度(最大心跳速率之 60~75 %)的運動為主,但應避免慢跑以免增加膝蓋之負荷。

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是一種不能根治的疾病,但只要依循醫護人員的指導,適當的維持運動及控制飲食,血糖便可以控制在理想標準,病情得以控制且正常工作及擁有愉快的生活,並預防及延緩併發症發生。

 

封面圖片來源

lzf / shutterstock

延伸閱讀 

糖尿病併發多恐致命! 攝取8大食物、血糖機監測是保命關鍵

          推薦的不容錯過!